人民法治网讯(通讯员 丁乐)9月20日上午,浙江省金华市叉车安全综合治理现场推进会在义乌市佛堂镇智慧治理指挥中心举行,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赵国荣、金华市安委办副主任王荣明,义乌市副市长朱有清,金华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方杰,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吴朝晖、佛堂镇党委书记吴贵伦,义乌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许双源以及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应急管理、交警大队、义乌市各镇街分管领导等150人参会。
今年以来,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强化应急管理部门协同配合,通过销售环节“抓源头”、作业叉车“全上牌”,以及探索叉车“智慧管”等多项举措,使全市叉车安全规范操作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形成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职责清晰、规范有序”的全链条式长效安全监管机制。
此外,义乌还尝试嫁接高科技,从年初开始,义乌在佛堂、江东、廿三里、苏溪、后宅等镇(街)都进行了叉车“物联网+”智慧监管试点,涌现出了佛堂“5G”叉车智慧监管等先进模式。“5G”智慧管理即“5个区域5个管”:5个区域包括厂(场)内、农村、工地、道路交通以及各类场所;5个管实现全域、全链、全程、立体、智慧安全管理,具有“物联+智慧、保险+服务、教育+信用”的特点。
佛堂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骆向荣说,今年4月,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动义乌市安委办下发了《义乌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全面加强叉车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佛堂市场监督管理所结合文件要求,本着以“守护民生安全为底线、服务企业发展为中心”的宗旨,在上级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部门联动,进一步深化提高,创新推出《佛堂镇叉车教育信用12分制管理办法》和《佛堂镇叉车5G安全管理办法》。
佛堂叉车“5G”智慧监管模式,是在叉(抱)车上加装物联设备和定位系统,具有人脸识别、超速提醒等11项智慧功能,自动识别安全风险,自动报警。违规作业数据采集后由数据发射终端传输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接警后统一指挥协调应急所、市场监督管理所、交警大队、行政执法大队等部门采取靶向管理,及时制止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人员)违法违规作业的行为,现场处置情况由执法人员通过掌上“APP”及时上传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取消报警结案闭环。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判断车辆高、中、低风险,主动识别违规车辆和违规作业人员信息,分析阶段内各项违法违规数量占比和峰值。全面实施车辆风险等级管理,人员信用教育扣分管理,监管人员可以在办公室操作叉车轨迹回放,远程监控违法车辆,实时研判叉车使用违法违规情况,做出监察指令实施靶向监管,人机矛盾不复存在,真正做到了设备风险可防可控。
王斌集团总经理崔本杰说,王斌集团共有叉车14辆,叉车规范使用和安全管理一直是集团的管理难题,这次佛堂市场监管所率先推行叉车“5G”智慧管理,集团负责人主动对接承担改革试点。崔本杰还说:“叉车智慧管理平台从1.0版本逐步升级到3.0版本,功能越来越全面,反应越来越及时,效果越来越好,安装了物联设备后,全方位降低安全风险、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作业安全,有效解决了集团的叉车难管问题。”
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吴朝晖介绍,目前全市共计安装智慧物联设备的叉车有502台,自实施智慧管理模式以来,该局在叉车智慧监管监管领域实现了零事故、零伤亡,使用单位和作业人员自律程度不断提高,全市叉车规范操作水平显著提升。
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叉车事故发生率在特种设备事故中占到最大的比例,一直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这次金华市现场推进会旨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叉车安全管理的“义乌经验”,义乌市探索构建的叉车全链条式安全监管模式成效明显,有效打通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实现设备安全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智慧物联设备”的应用管理水平,为全市叉车装上一道“安全锁”。
[责任编辑:周星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