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叉车网 - 叉车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综合新闻 | 企业动态 | 国际动态 | 配件新闻 | 维修和保养 | 叉车标准 | 叉车技术 | 叉车安全 | 物流术语 | 财富热点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企业动态 > 中疾控披露青岛港2名装卸工人感染新冠病毒细节
6.biz | 商业搜索

中疾控披露青岛港2名装卸工人感染新冠病毒细节

信息来源:fooioo.com   时间: 2021-07-25  浏览次数:46

  (健康时报 王楠 编译)7月23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披露了2020年9月青岛港两名装卸工人感染新冠病毒细节。

  2020年9月25日,青岛卫健委官网发布消息,2020年9月24日0—24时,青岛市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系青岛港大港公司装卸工人,在对“应检尽检”人员进行定期例行检测时发现。

  《周报》指出,中国主要的航空、陆地和海上入境口岸都面临着新冠疫情的挑战。青岛是山东省东部的一个主要港口,也是中国第二大外贸港口。自2020年8月开始,每隔14天对高危人群以及加工、销售和处理冷冻水产品的人群进行核酸检测。9月22日和24日,来自同一家公司的2名冷链码头工人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成为青岛市连续151天来首次报告的阳性病例。

  青岛港俯瞰图。源自青岛港官网

  在2020年9月8日至23日内,这两名人员没有流行病学接触史,也无境外人员接触史。在可能的接触范围内,两名被感染的工人只将国外的冷冻鳕鱼卸在了K号运输船上。

  在2020年9月18日至9月20日,K船停靠青岛港后,71名码头工人卸下2100吨冻鳕鱼。2名被感染的工作人员于2020年9月19日20∶00至20日06∶00处理了来自2个不同仓库的冷冻鳕鱼。

  为了确定在K船处理冷冻鳕鱼的风险因素,对曾搬运K船冷链产品的71名码头工人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两名阳性人员被感染的的危险行为包括吸烟、戴口罩露鼻、在K船登船和装卸冷冻鳕鱼时洗手不当。

  从2020年7月开始,约90名船员登上了V渔船,且证明未进行核酸检测。冷冻包装鳕鱼于2020年9月3日从V船转移到K船。V船的船员们将鳕鱼从冷藏库中取出,通过起重机将鳕鱼转移到K船,然后在K船上冷冻(?18°C)。

  K船23名船员在抵达青岛前(2020年8月18日、9月9日)、抵达青岛后(2020年9月16日)、抵达韩国釜山后(2020年9月21日)多次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阴性。同时,K船船员与冷冻鳕鱼之间没有接触史。此外,码头工作人员与K号船员之间的距离超过10米。在处理鳕鱼的过程中,码头工作人员没有与K号船员直接接触,他们都穿着防护服、戴着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由于K船的船员没有新冠病毒感染的证据,因此判定,冷冻食品包装的新冠病毒污染很有可能来自V船的船员。

  对k号船的鳕鱼外包装进行取样,检测结果显示,部分样本呈阳性。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确定2名码头工人是通过装卸被污染外包装的冷冻鳕鱼感染新冠病毒。

  研究人员通过细胞培养从冷链产物中分离出传染性病毒,并在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新冠病毒颗粒。这是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

  《周报》指出,该案例提示了三个方面要注意。

  首先,当受污染的包装具有高病毒载量时,病毒可在低温下存活数周至数月(有记录以来最长的是7月至9月),病毒在冷藏数月或数年后仍可能感染人员,导致“相对陈旧的病毒”无声传播。第二,强烈建议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冷链过程的管理,以防止鱼类和肉类生产过程中新冠病毒的污染。在高危人群中定期进行新冠病毒核酸筛查是早期发现感染者的必要条件,可以防止新冠病毒冷链污染和潜在的无声传播。第三,研究提示新冠病毒能够在潮湿、低温、高盐环境中存活。因此,要进一步研究环境因素,如pH值、盐度、温度和湿度对新冠病毒存活或传播的影响。

  要强调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因接触受污染的冷链海鲜而导致消费者感染的病例,因此,消费者感染的风险极低。

  此外,还注意到,码头上两名感染新冠病毒的码头工人脱下口罩吸烟,而其他戴口罩的码头工人均未感染新冠病毒,说明新冠病毒可从冷链外包装传染给码头工人;然而,通过使用适当的保护措施,可以避免感染。

  Outbreak Reports: Long Distance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from Contaminated Cold Chain Products to Humans —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September 2020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叉车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