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名接收布置任务及安全注意事项,做好交接班工作,严格按照润滑规定进行注油,检查钢丝绳有无裂纹,检查大车走行线路并除去轨道上的障碍物,检查机房里的所有控制屏及安全限位开关,接通各机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2021年1月1日凌晨1点,中铁联集重庆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门吊司机郑雨双和往常一样,在做好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开始了他一天的集装箱装卸作业。

龙门吊正在吊起集装箱
但今天这个日子于他而言又显得不同寻常。“今天是中欧班列(成渝)号开行一周年的日子,去年首趟中欧班列(成渝)号从重庆团结村车站发出时,这趟列车上的集装箱货物装载工作也是由我负责的”郑雨双激动地说到。

郑雨双完成作业任务返回
2021年1月1日,成渝两地“牵手”共创全新品牌。上午十点,重庆、成都两地同时发出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号第一趟列车。自此,中欧班列(成渝)号肩负起积极探索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为“双城经济圈”建设及“一带一路”倡议绘就美好图景。
谈起首趟中欧班列(成渝号)发车时的情景,郑雨双仍记忆犹新。“垂直对位、点动试吊、箱车分离、起升作业,接收到指挥员发出的指令后,在一番安全规范动作下,一个箱子就平稳地落到了平车上。”一个标准箱的起吊作业往往需要2.6-2.7分钟,而郑雨双通常只用1.8分钟。为了确保这趟列车安全、准时出发,早早完成本街区作业量的郑雨双,又主动协助起其他街区进行装载任务。“看着写满‘中国制造’的货物能够搭载着这列‘东方快车’走出国门运往世界各地,我顿时觉得我的工作意义非凡。”

郑雨双在16米高空操控龙门吊装卸货物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郑雨双自2010年进入重庆中心站以来,便一直从事吊车司机这个岗位。2011年3月19日,全国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从团结村火车站驶出,我国由西直达欧洲陆路国际贸易大通道至此贯通。“我很荣幸成为了这趟班列开通运行时最早一批装卸成员。”郑雨双回忆到,“从2条集装箱货物线到4条,从一周一趟中欧班列到平均每天装运3至4列,工作十年间我看到车站建设蓬勃发展,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
他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在作业中总结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与业务技能。由于集装箱平车(F-TR锁)在长期装卸过程中操作不当极易出现安全隐患,为了确保装箱平稳顺畅,郑雨双开始进行大量实验工作。通过点动式摸索,他不断调整吊具对位的角度、手柄操作的速度、集装箱下落至平车锁头的高度,探索出避免集平车与箱勾连导致脱轨的方法并在全站得到广泛应用,确保了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郑雨双在16米高空操控龙门吊装卸货物
这个89年的小伙别看年纪不大,带起徒弟来却有自己的一套“独门武功秘籍”。“在外人看来吊车司机是日复一日的机械式重复工作,但真想把它干好可不容易咧!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大家绝不能犯‘经验主义’错误。”十年来郑雨双陆续教学员、带徒弟,他总是毫无保留为徒弟传道受业解惑。如今,他的徒弟们也独自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了中心站的技术能手。
十年磨一剑,从“门外汉”到“领头羊”,从“追梦者”到“引路人”,郑雨双已稳稳接过中欧班列(成渝)号开行第一棒。1月1日上午8时许,东方破晓,晨光熹微,郑雨双刚刚结束晚班装卸作业。新年首列满载46个集装箱货物的中欧班列在团结村中心站整装待发,随着一声汽笛长鸣,郑雨双望着列车远去的方向,脸上不自觉露出笑容。
中国交通广播:高雅
通讯员: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