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长安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喀什垦区公安局于日力克派出所三连警务室,位于昆仑山北部,地处昆仑山深处交融结合部位,平均海拔3500米,是三师辖区内最偏远的兵地警务室,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小小警务室”在构建兵地融合发展、筑牢社会治安稳定等方面“发挥大能量”。
三连警务室的民辅警,是这棵在兵地土壤中茁壮生长树苗的守护者,紧随着辖区群众的急难愁盼,他们也像孙悟空一样会72变,在基层警务工作中动脑动手、用情用心,有挥汗如雨的热闹场景、有真情互换的暖心瞬间、也有苦口婆心的讲解画面…….
路见有难撸起袖子变身“装卸工”
早晨,针织厂工人正在将已打包好的针织品,搬运上车、销往外地。停靠在乡间道路上的大货车显得格外突兀,这一情况吸引了警务室正在巡逻民辅警的目光,他们随即上前查看,并了解情况,看着包装袋堆成的一座座“小山”和三两个搬东西的“愚公”。民警眉头一紧,立即将警务室备勤辅警召集起来,加入了“移山”队伍,与工人一起并肩携手、加快进度,他们既帮助群众搬运了货物,也避免了因货物装卸造成的交通堵塞、安全等问题。
走访群众拿起册子变身“宣传员”
走访是三连警务室民辅警的日常工作,他们每天都会出现在群众家中、田间地头或是昆仑山脚下。凡是有群众的地方,就会有他们的身影。与辖区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讲政策,倾听群众的建议与呼声、了解群众的困难与诉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他们的工作职责和初心使命。一年来,他们步行上千公里山路,在海拔3500米,向群众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为最远处的牧民,送去他们的关心,也为构建安全、法治、和谐的辖区治安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爱老敬老拿起扫把变身“清洁工”
在国家、兵团的惠民政策和连队两委及团场各界的帮扶下,连队孤寡老人吐某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了保障,但因为身体患病、行动不便,农活、家务活常常要邻居帮助,听到这些,警务室民辅警便动身前往老人家,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劈柴挑水……他们总是捡最累的干、捡最重的干,尽可能减轻老人的生活负担。他们还告诉老人,今后会定期帮助她打扫庭院、收拾农活。老人感动地说:“有你们在身边,就像自己的孩子在身边一样贴心。”
化解纠纷拉起家常变身“调解员”
一日下午,辖区商铺老板来警务室求助,称有顾客拖欠其2000元货款,双方因货款问题各持己见,发生激烈争吵。接到报警后,三连警务室民辅警迅速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原来,辖区居民艾某一直在该商铺买东西记账,至今未结账,商铺老板多次索要无果,今日其再次来到商铺买东西时,双方发生争吵。经民辅警1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说和教育,艾某终于将拖欠商铺老板2000元货款当场支付。商铺老板看到自己的货款到手,对民辅警表示由衷的感谢,并竖起了“大拇指”。
救助群众挺身而出变身“急救员”
巡逻时,警务室民辅警发现有群众围观聚集,立即上前查看情况,发现有一女子躺在地上,脸色苍白,呼吸微弱,呈昏迷状态。另一女子在旁边,焦急地到处求救。在这偏远的山区,医疗救护条件相对较差,民警在第一时间用对讲机呼叫120救护车,前来救援后,对该女子进行了紧急施救措施,通过简单施救,该女子轻咳了两声,慢慢恢复了意识。在等待救护车救援的同时,民辅警将围观群众进行劝散,确保现场的空气流通。120救护车赶到现场后,民辅警与医护人员立即将该女子抬上救护车,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了简单检查后说道:“幸好民警及时进行现场急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救治,该女子脱离了生命危险,其家属紧紧握住民警的手激动地说道:“幸亏你们伸出援手及时救助,帮助我姐姐脱离了生命危险,我真不知道应该怎么感谢你们,你们真是人民的好警察,百姓的“及时雨啊”。
喀什垦区公安局于日力克派出所三连警务室民辅警以提高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工作准则,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仅赢得了职工群众一致好评,更在辖区内树立了良好公安形象,为进一步夯实兵地基础警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昆仑山下,为这片土地上的群众,日夜坚守。